【中國化工機械設備網 國內新聞】由于近些年來大氣等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我國對發電設備節能減排等環保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去年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新標等的施行,既向發電設備提出了新挑戰,也給脫硫脫硝等環保行業帶來了發展良機,新《環保法》的實施,無疑將加快發電設備等環保升級。
新《環保法》將推動脫硫脫硝市場步入快速發展期
新《環保法》正式實施
1月1日,被稱為“*嚴”的新《環境保護法》(簡稱“《環保法》”)實施。同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也施行,我國環保整治力度提高。
火電脫硝市場規模或達3000億
近年來,政策面的春風頻繁光顧脫硫脫硝行業。早在2011年9月,環保部就發布了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實施。按照《標準》要求,到2015年,國內已運行和新建火電機組要全部安裝煙氣脫硝設施,以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要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減排8%和10%的總體目標。按照要求,新建機組2012年1月1日開始、老機組2014年7月1日開始,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得超出100毫克/立方米。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通知,在京、津、冀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試行脫硝電價補貼,標準暫定每千瓦時8厘錢。上述措施對氮氧化物減排發揮了重大作用,相關數據表明,2012年上半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出現同比下降0.24%;全國脫硝機組平均脫硝效率40.3%,較2011年同比提高16.1個百分點。
2013年1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擴大脫硝電價政策試點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將脫硝電價試點范圍由現行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燃煤發電機組,擴大為全國所有燃煤發電機組;同時,脫硝電價標準為每千瓦時8厘錢。機構人士普遍預測,在政策的推動下,全國火電廠煙氣脫硝將進入集中爆發期。預計今年全國新增火電廠脫硝裝機規模可達1.5億千瓦,到“十二五”末,由此創造的煙氣脫硝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的火電脫硝普及率還不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火電廠已安裝脫硝裝置的機組約為1億千瓦,尚不到目前火電總裝機容量7.07億千瓦的15%,離環保部要求的脫硝普及率還有很大的距離。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擴大脫硝電價試點范圍,將促使脫硝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
設備排污不達標將被“按日計罰”
針對環境污染,新《環保法》出臺了一系列懲治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日計罰”,即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環保部門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這意味著,如果發電設備等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很可能面臨連續處罰的嚴重后果。
面對不斷趨嚴的環保要求,火電燃煤機組的節能減排也在加快步伐。近日,廣東省燃煤發電機組煙氣污染物“近零排放”示范工程,神華國華惠州熱電廠1號機組“近零排放”改造示范工程竣工投產。
通過低氮燃燒器改造、脫硝改造、脫硫增容提效改造、加裝濕式點除塵器、增設低溫省煤器、實施汽輪機汽封改造、疏水系統優化、凝汽器真空系統優化、凝泵變頻改造等,惠州熱電廠1號機組煙塵排放濃度1.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濃度8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濃度18毫克/立方米,可降低煤耗約10克/千瓦時,節約標煤18150噸/年。
與此同時,各地地方標準和相關措施也相繼出臺,對設備提高了環保要求。比如山東省,到目前為止已經制定、實施了21項污染物排放強制性地方標準,14項環保友好型產品標準,嚴把大氣污染物排放關。
近日,遼寧大連印發《大連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其中規定,中心城區不再新建燃煤新鍋爐,2017年年底前,全市完成343臺燃煤鍋爐取締任務。
而在河北省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實施方案》中,涉及環保產業重點項目113項,其中煙氣治理裝備項目達26項。
環保設備市場潛力加速釋放
從目前來看,脫硫脫硝市場擴容之后,在脫硝工程、低氮燃燒、SCR及催化劑市場等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公司將獲得較大發展;具備前段脫硝技術能力的公司、從事脫硝工程EPC和BOT的公司、從事脫硝監測業務的公司將從中受益。
有專家指出,按照新的火電廠大氣排放標準,初步估算全國現役7.07億千瓦火電機組的改造費用共約2000億-2500億元。考慮到“十二五”新增火電機組2.5億千瓦,環保設施因標準提高而增加的年運行費用約為900億-1100億元。2012年我國脫硝招標總量大約為1億千瓦,2013年脫硝招投標量必須翻倍,才能夠保證2014年7月1日新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前脫硝全部啟動招投標。有鑒于此,未來新建機組脫硝市場的啟動要先于既有機組改造市場,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國近10億千瓦的火電機組脫硝任務將能如期完成,近3000億元的市場有望逐步釋放到位。目前來看,*廠商脫硝產品及工程服務毛利率普遍在20%到40%之間,訂單量充裕。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火電脫硝電價補貼全國試點正在刺激火電脫硝市場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火電企業禁止參與排污權的交易,企業自身在脫硫脫硝方面的投資有望提升,對于脫硫脫硝設備需求也有望大幅增長,脫硫脫硝行業有望邁入快速發展期。
脫硫脫硝除塵市場前景看好
環保要求趨嚴和政策方面的利好,使得脫硫、脫硝、除塵等行情不斷看漲,環保設備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相關部門有負責人公開表示,大氣、水和土壤三大環保行動計劃投資需求將超6萬億。
業內人士估計,我國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0%以上,到2016年環保裝備生產總值將達7000億元。這個巨大的市場,已經向脫硫脫硝等升級改造敞開了。目前我國脫硫方法主要有濕法煙氣脫硫、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海水脫硫等,脫硝技術包括低氮燃燒(LNB)、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等,對于煙塵排放則有電除塵、袋式除塵、電袋復合除塵,在提升原有技術的同時,也加快了新設備新技術的開發,比如活性焦脫硫技術、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等。
同時,催化劑需求量大增。據環保部預測,到2015年,需進行脫硝技術改造的現有機組和新增機組容量約為8.17億千瓦,到2020年,需新增煙氣脫硝容量10.66億千瓦,我國每年新增煙氣脫硝容量約1.6億千瓦。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黃進等專家認為,我國脫硝催化劑市場正經歷井噴期。“十二五”期間,SCR催化劑的年均市場容量達40~60億元,預期至“十二五”末,我國催化劑市場需求空間大概為65萬立方米。
為了規范市場,一些針對催化劑的條文紛紛頒布。近,國家標準《煙氣脫硝催化劑再生技術規范》正式獲批。山東下發了《關于認真執行〈山東省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催化劑技術要求〉地方標準的通知》,要求不得購買含有毒有害物質的脫硝催化劑。寧夏也出臺了《全區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監管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加強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監管。
隨著市場秩序的逐步建立和健全,脫硫脫硝等發展增速,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亟待克服。例如在脫硫方面,浙江天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的于慶雯認為,雖然我國擁有進入脫硫行業的總承包企業超過200多家,但在煙氣脫硫技術上,在電廠趨于主流機組的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機組的脫硫工程中,仍未完全掌握核心技術。對脫硝催化劑,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工王春蘭也指出,我國SCR脫硝催化劑再生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
新《環保法》將推動脫硫脫硝市場步入快速發展期
新《環保法》正式實施
1月1日,被稱為“*嚴”的新《環境保護法》(簡稱“《環保法》”)實施。同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也施行,我國環保整治力度提高。
火電脫硝市場規模或達3000億
近年來,政策面的春風頻繁光顧脫硫脫硝行業。早在2011年9月,環保部就發布了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實施。按照《標準》要求,到2015年,國內已運行和新建火電機組要全部安裝煙氣脫硝設施,以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要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減排8%和10%的總體目標。按照要求,新建機組2012年1月1日開始、老機組2014年7月1日開始,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得超出100毫克/立方米。隨后,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通知,在京、津、冀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試行脫硝電價補貼,標準暫定每千瓦時8厘錢。上述措施對氮氧化物減排發揮了重大作用,相關數據表明,2012年上半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出現同比下降0.24%;全國脫硝機組平均脫硝效率40.3%,較2011年同比提高16.1個百分點。
2013年1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擴大脫硝電價政策試點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將脫硝電價試點范圍由現行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燃煤發電機組,擴大為全國所有燃煤發電機組;同時,脫硝電價標準為每千瓦時8厘錢。機構人士普遍預測,在政策的推動下,全國火電廠煙氣脫硝將進入集中爆發期。預計今年全國新增火電廠脫硝裝機規模可達1.5億千瓦,到“十二五”末,由此創造的煙氣脫硝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的火電脫硝普及率還不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火電廠已安裝脫硝裝置的機組約為1億千瓦,尚不到目前火電總裝機容量7.07億千瓦的15%,離環保部要求的脫硝普及率還有很大的距離。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擴大脫硝電價試點范圍,將促使脫硝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
設備排污不達標將被“按日計罰”
針對環境污染,新《環保法》出臺了一系列懲治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日計罰”,即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環保部門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這意味著,如果發電設備等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很可能面臨連續處罰的嚴重后果。
面對不斷趨嚴的環保要求,火電燃煤機組的節能減排也在加快步伐。近日,廣東省燃煤發電機組煙氣污染物“近零排放”示范工程,神華國華惠州熱電廠1號機組“近零排放”改造示范工程竣工投產。
通過低氮燃燒器改造、脫硝改造、脫硫增容提效改造、加裝濕式點除塵器、增設低溫省煤器、實施汽輪機汽封改造、疏水系統優化、凝汽器真空系統優化、凝泵變頻改造等,惠州熱電廠1號機組煙塵排放濃度1.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濃度8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濃度18毫克/立方米,可降低煤耗約10克/千瓦時,節約標煤18150噸/年。
與此同時,各地地方標準和相關措施也相繼出臺,對設備提高了環保要求。比如山東省,到目前為止已經制定、實施了21項污染物排放強制性地方標準,14項環保友好型產品標準,嚴把大氣污染物排放關。
近日,遼寧大連印發《大連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其中規定,中心城區不再新建燃煤新鍋爐,2017年年底前,全市完成343臺燃煤鍋爐取締任務。
而在河北省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實施方案》中,涉及環保產業重點項目113項,其中煙氣治理裝備項目達26項。
環保設備市場潛力加速釋放
從目前來看,脫硫脫硝市場擴容之后,在脫硝工程、低氮燃燒、SCR及催化劑市場等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公司將獲得較大發展;具備前段脫硝技術能力的公司、從事脫硝工程EPC和BOT的公司、從事脫硝監測業務的公司將從中受益。
有專家指出,按照新的火電廠大氣排放標準,初步估算全國現役7.07億千瓦火電機組的改造費用共約2000億-2500億元。考慮到“十二五”新增火電機組2.5億千瓦,環保設施因標準提高而增加的年運行費用約為900億-1100億元。2012年我國脫硝招標總量大約為1億千瓦,2013年脫硝招投標量必須翻倍,才能夠保證2014年7月1日新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前脫硝全部啟動招投標。有鑒于此,未來新建機組脫硝市場的啟動要先于既有機組改造市場,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國近10億千瓦的火電機組脫硝任務將能如期完成,近3000億元的市場有望逐步釋放到位。目前來看,*廠商脫硝產品及工程服務毛利率普遍在20%到40%之間,訂單量充裕。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火電脫硝電價補貼全國試點正在刺激火電脫硝市場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火電企業禁止參與排污權的交易,企業自身在脫硫脫硝方面的投資有望提升,對于脫硫脫硝設備需求也有望大幅增長,脫硫脫硝行業有望邁入快速發展期。
脫硫脫硝除塵市場前景看好
環保要求趨嚴和政策方面的利好,使得脫硫、脫硝、除塵等行情不斷看漲,環保設備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相關部門有負責人公開表示,大氣、水和土壤三大環保行動計劃投資需求將超6萬億。
業內人士估計,我國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年均增速將保持在20%以上,到2016年環保裝備生產總值將達7000億元。這個巨大的市場,已經向脫硫脫硝等升級改造敞開了。目前我國脫硫方法主要有濕法煙氣脫硫、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海水脫硫等,脫硝技術包括低氮燃燒(LNB)、選擇性非催化還原(SNCR)、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等,對于煙塵排放則有電除塵、袋式除塵、電袋復合除塵,在提升原有技術的同時,也加快了新設備新技術的開發,比如活性焦脫硫技術、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等。
同時,催化劑需求量大增。據環保部預測,到2015年,需進行脫硝技術改造的現有機組和新增機組容量約為8.17億千瓦,到2020年,需新增煙氣脫硝容量10.66億千瓦,我國每年新增煙氣脫硝容量約1.6億千瓦。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黃進等專家認為,我國脫硝催化劑市場正經歷井噴期。“十二五”期間,SCR催化劑的年均市場容量達40~60億元,預期至“十二五”末,我國催化劑市場需求空間大概為65萬立方米。
為了規范市場,一些針對催化劑的條文紛紛頒布。近,國家標準《煙氣脫硝催化劑再生技術規范》正式獲批。山東下發了《關于認真執行〈山東省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催化劑技術要求〉地方標準的通知》,要求不得購買含有毒有害物質的脫硝催化劑。寧夏也出臺了《全區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監管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加強廢煙氣脫硝催化劑監管。
隨著市場秩序的逐步建立和健全,脫硫脫硝等發展增速,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亟待克服。例如在脫硫方面,浙江天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的于慶雯認為,雖然我國擁有進入脫硫行業的總承包企業超過200多家,但在煙氣脫硫技術上,在電廠趨于主流機組的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機組的脫硫工程中,仍未完全掌握核心技術。對脫硝催化劑,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工王春蘭也指出,我國SCR脫硝催化劑再生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菲達環保:202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2.04億元 同比增長21.1%
2025年前三季度,菲達環保實現營業總收入25.44億元,同比增長14.40%;歸母凈利潤2.04億元,同比增長21.10%。- 2015-01-09 13:27:38
- 4331
-
截至目前,A股環保行業共有118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報告。其中,共45家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占比約38%。
- 2015-01-09 13:27:38
- 4065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