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位于南寧市武鳴區的全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二期擴容工程完成儲能艙并網調試,正式投入運行。作為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百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 項目的標桿工程,該電站總規模由此提升至50兆瓦時,其在能源轉型進程中的作用引發關注。?
從“0 到 1”到“1 到 N”的技術突破?
在電站主控樓的監控系統顯示,由多組電池艙與儲能變流艙構成的儲能矩陣已進入穩定運行狀態。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創新部副總經理黃家豐指出,此次二期工程并非簡單的容量擴充,而是包含系統性技術升級。?
追溯至2024年5月,一期10兆瓦時工程投運時,攻關團隊聯合中科院等單位研制出210安時鈉離子電池,填補了材料、集成、防控三大技術領域的空白。截至二期投運前,一期工程已累計消納綠電超130萬千瓦時。二期新增的40兆瓦時容量,搭載240安時升級版電池,實現容量提升14%、系統成本降低近20%。?
系統集成方面采用高壓方案,使單艙容量從一期的2.5兆瓦時提升至3.7兆瓦時,降低設備損耗的同時,顯著提高單位面積儲能密度。南方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專家唐彬表示,這一改進為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關鍵支撐。?
5萬度 “綠電儲備” 的社會與生態效益?
南寧供電局高級工程師羅傳勝介紹,該電站滿電狀態下可儲存5萬度綠電,能夠滿足1.2萬戶居民一天的用電需求。擴容后,電站年充放電可達600次,預計每年新增消納風光電量300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9000噸、減排二氧化碳1.35 萬噸,其產生的清潔電力可供2萬戶家庭全年使用。?
從應用環境來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勇勝指出,鈉離子電池在-20℃環境下容量保持率超90%,高溫下不易出現熱失控現象,配合萬次以上的循環壽命,契合新能源高頻充放電需求。實際運行數據顯示,該電站已與周邊20余個光伏電站建立實時聯動機制,初步形成午后儲電、傍晚放電的 “光儲協同” 運行模式。?
自主技術推動能源安全保障?
項目現場數據顯示,該項目已取得60項發明專利,制定3項行業標準,實現從核心材料到系統集成的100% 自主知識產權。鑒于我國鈉資源儲量豐富,鈉離子電池的規模化應用可有效降低對鋰資源的依賴,為儲能產業發展提供穩定資源保障。?
依據國家發改委《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規劃,伏林電站的示范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南方電網已在廣西建成4個分布式鈉電示范工程,相關技術標準正加速向全國推廣。?
當前,該電站儲能艙與電網的充放電數據實現精準對接,其運行狀態持續穩定。50兆瓦時的廣西伏林鈉電儲能電站,憑借技術創新、能源消納和資源自主等多方面的實踐,為我國能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國家能源局發布統計數據,2025年1-9月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7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
- 2025-10-24 11:24:22
- 2249
-
前三季度,內蒙古電網新能源年累計發電量1042.1億千瓦時,超過2024年全年新能源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 2025-10-24 11:24:22
- 12161
-
南方能源監管局與廣東電網公司專題研究分布式光伏接網等相關工作
為進一步服務分布式能源發展,近日,南方能源監管局有關負責同志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廣東電網公司分布式光伏并網等工作情況,研究促進分布式光伏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措施。- 2025-10-24 11:24:22
- 1684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